|
九江暮春書事 / 作者:曹松 |
楊柳城初鎖,輪蹄息去蹤。
春流無舊岸,夜色失諸峰。
影動漁邊火,聲遲話后鐘。
明朝回去雁,誰向北郊逢。
|
|
九江暮春書事解釋: 《九江暮春書事》是唐代詩人曹松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九江城春天的景象,并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楊柳城初鎖,輪蹄息去蹤。
春流無舊岸,夜色失諸峰。
影動漁邊火,聲遲話后鐘。
明朝回去雁,誰向北郊逢。
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賞析和詩意的解讀:
這首詩寫的是九江城的春天景色。詩的開頭描繪了楊柳城的形態,用“楊柳城初鎖”形象地表現了春天來臨時楊柳初生的樣子,城中的景色被描繪成楊柳緩緩展開的景象。接著,詩人以“輪蹄息去蹤”來暗示春天的到來使得冬季的繁忙漸漸消失,繁忙的景象逐漸遠去。
隨后,詩人轉向描繪九江城的水流,用“春流無舊岸”來形容春天的水流已經改變了原來的河岸。這里可以看出春天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新的生機,改變了往日的景色。夜色逐漸降臨,卻再也看不到昔日的高山,用“夜色失諸峰”來表達夜晚的幽靜和看不到山峰的遺憾。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夜晚漁火的情景,用“影動漁邊火”來形容漁民的漁火在夜晚閃爍,映射出水中的倒影,給夜晚增添了一抹柔和的光亮。再用“聲遲話后鐘”,來形容人們的對話聲在夜晚中不斷延續,點綴著夜晚的寧靜。
最后兩句“明朝回去雁,誰向北郊逢”,表達了春天到來之后,遷徙的候鳥又將飛回南方,而留在九江城的人們則期待著明天帶來的美好。整首詩詞充滿了春天的氣息,用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春天的溫暖和美好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