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 / 作者:曹松 |
傾騰界漢沃諸蠻,立望何如畫此看。
無地不同方覺遠,共天無別始知寬。
文魮隔霧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
萬狀千形皆得意,長鯨獨自轉(zhuǎn)身難。
|
|
南海解釋: 《南海》是唐代詩人曹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南海景色的壯麗與神奇。詩中借南海的浩渺來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及對生命和宇宙的感悟。
詩中首先描述了南海的遼闊:傾騰界漢沃諸蠻,立望何如畫此看。漢是指深遠的天空,蠻則是指遼闊的海洋。詩人站在高處眺望,覺得即使用繪畫來表現(xiàn),也無法完全展現(xiàn)南海的美麗景色。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南海的無邊無際、無所不在的感覺:無地不同方覺遠,共天無別始知寬。無論哪個地方,都可以感受到南海的廣袤遼闊;南海與天空相連,給人以無邊無際的寬廣感受。
然后,詩人以生動的比喻來描繪南海的神奇之處:文魮隔霧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文魮是指穿山甲,老蚌則是指珍珠貝。詩人用穿山甲滲透霧氣、珍珠貝在夜晚吐出紅色寶物的形象,來形容南海的獨特景色。盡管南海景色千姿百態(tài),但每一個形態(tài)都令人愉悅。
最后,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長鯨身上:萬狀千形皆得意,長鯨獨自轉(zhuǎn)身難。詩人認為南海的萬千景色都是美妙的,但長鯨的轉(zhuǎn)身卻顯得異常困難。這里長鯨可以被解讀為詩人本身,意味著詩人很難在宇宙間轉(zhuǎn)身,即人生中面臨的困境和挑戰(zhàn)。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南海的遼闊壯麗之景,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詩詞也蘊含了詩人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