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山(在龍川縣) / 作者:曹松 |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蘿勢入天。
未必展來空似翅,不妨開去也成蓮。
月將河漢分巖轉,僧與龍蛇共窟眠。
直是畫工須閣筆,況無名畫可流傳。
|
|
霍山(在龍川縣)解釋: 詩名:《霍山(在龍川縣)》
譯文:
山高七千七百七十丈,
藤蘿爬滿每一寸。
長得如翅又如蓮,
閉闔展開皆可見。
月色將河漢分隔,
僧人與龍蛇共處眠。
只有畫工才能描繪,
但可惜無人知曉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高且險峻的霍山,在龍川縣的景象。山高難以計量,藤蘿爬滿了山的每寸土地,給人以蔓延入天的感覺。無論是展開還是閉闔,都像是一雙翅膀或是蓮花。光輝的月亮將天空分隔成兩半,僧人和龍蛇一起在山洞中安靜地睡覺。只有出色的畫家才能畫出這種景象,但可惜沒有一幅畫被流傳下來。
賞析:
這首詩以筆墨勾勒出了霍山的壯麗景色。描寫高大峻峭的山勢,以藤蘿爬滿的景象,給人以高聳入云的感覺,同時也展示了藤蘿蔓延的力量。將藤蘿比作翅膀或是蓮花,給人一種想象的空間,并突顯了山的神秘與美麗。
詩中的月色將天空分隔開來,創造了一種神秘的氛圍。將僧人和龍蛇置于同一個景象下,表達了山的寧靜和與自然融合的和諧感。
最后的兩句寫出了這幅景象無法被文字所形容,只有畫家才能描繪出這樣的山川勝景。但令人遺憾的是,沒有一幅名畫流傳下來,這無名的畫作只能在詩中被人們所品味。
整首詩以樸實的文字,展現了霍山的雄偉和壯麗之處,同時也強調了山的神秘與遺憾。這首詩通過描寫山的景象來啟發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讓人們深感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