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黃州 / 作者:蘇軾 |
病瘡老馬不任鞿,猶向君王得敝帷。
桑下豈無三宿戀,樽前聊與一身歸。
長腰尚載撐腸米,闊領先裁蓋癭衣。
投老江湖終不失,來時莫遣故人非。
|
|
別黃州解釋:
《別黃州》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他離開黃州的情景和心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瘡老馬不任鞿,
猶向君王得敝帷。
桑下豈無三宿戀,
樽前聊與一身歸。
長腰尚載撐腸米,
闊領先裁蓋癭衣。
投老江湖終不失,
來時莫遣故人非。
中文譯文:
我病倒的老馬不再承載我的鞍轡,
仍然向著君王的寢宮得到庇護。
在桑樹下,難道沒有三天的留戀嗎?
在酒杯前,我只希望能帶著一身回歸。
長腰依然能裝下撐腸的米,
寬闊的領子先剪裁好蓋癭的衣服。
投身老去的江湖,終不會迷失自我,
當我回來時,請不要說故人已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的是蘇軾離開黃州時的情景和心情。詩人蘇軾因為政治上的不得意而被流放到黃州,這里的歲月讓他備受磨難。詩的開頭寫到他的馬已經老了,不再適合承載他的鞍轡,但他卻發現馬卻能得到君王的庇護,這是對自己無奈和不公的揭示。
接下來的兩句寫到詩人在離開黃州之際,對這里的風景和生活產生了某種留戀,用“桑下豈無三宿戀”形容了他對這片土地的依戀之情。然而,他還是決定離開,回歸故鄉。
下半部分的兩句描述了他的裝束,長腰能裝下肚子已經飽滿的米糧,寬闊的領子則是為了遮蓋身上的疾病。這里是對自己身體狀況的揭示,也暗示著他在江湖中的艱辛和不易。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對江湖生活的選擇和堅守,他自信地說自己不會迷失自我,即使老去,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初心。他在離開時,希望不要有人誤會他的選擇,不要說他的朋友已經改變了。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詩人離開黃州的場景和表達內心情感,表達了蘇軾堅持自我的心態和對江湖生活的堅守,展現了詩人豪情壯志和對自由與獨立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