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綦毋三謁房給事 / 作者:李頎 |
夫子大名下,家無鐘石儲。
惜哉湖海上,曾校蓬萊書。
外物非本意,此生空澹如。
所思但乘興,遠適唯單車。
高道時坎坷,故交愿吹噓。
徒言青瑣闥,不愛承明廬。
百里人戶滿,片言爭訟疏。
手持蓮花經,目送飛鳥馀。
晚景南路別,炎云中伏初。
此行儻不遂,歸食蘆洲魚。
|
|
送綦毋三謁房給事解釋: 《送綦毋三謁房給事》是唐代李頎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綦毋三的送別之情,以及對世事變遷和人生之空澹的思考。
中文譯文:
在夫子的名字之下,家中沒有鐘石的儲備。
可惜啊,在湖海之上,曾經潤校過《蓬萊》一書。
外在的物質無法滿足本心之意,人生如泓然空澹。
惟有在快樂中思考,遠行只帶一輛孤車。
修行的道路時常坎坷,所以朋友們渴望吹噓。
只是說那些瑣碎之事,不愛承受明亮的寢宮。
百里之內人人事情繁忙,只有片言之間爭論淡薄。
手執蓮花經書,眼送飛鳥漸行遠。
晚景下在南路告別,夏日的云層初蔽陽光。
這次旅途若不如意,回去吃蘆洲的魚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表達送別之情,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綦毋三的深厚情誼。詩人首先提到綦毋三家庭的貧寒,沒有足夠的財產和地位來輔佐他的名聲,使人感到惋惜。然后詩人表達了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認為外在的物質財富無法滿足內心的渴望,人生應該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滿足。詩人以自己和綦毋三同行的形象來表達這種理念,表示只有在快樂中才能思考,遠行只帶一輛孤車,強調精簡、簡單的生活方式。詩人還描繪了社會的繁忙和矛盾,指出百里之間人人事務繁忙,只有片言之間能引發爭論。最后,詩人以對綦毋三的真誠送別作為結束,表達了對友情的重視和珍惜。
這首詩以簡練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對世事變遷和物質追求的冷峻批判。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生活的贊嘆,展現了詩人內心寧靜和溫暖的情感。整首詩雖然簡短,但用詞精確,意蘊深沉,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