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姝詠 / 作者:楊巨源 |
阿嬌年未多,體弱性能和。
怕重愁拈鏡,憐輕喜曳羅。
臨津雙洛浦,對月兩嫦娥。
獨有荊王殿,時時暮雨過。
|
|
名姝詠解釋: 《名姝詠》是唐代詩人楊巨源所作,描述了一位名妓的形象和境遇。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名姝詠
阿嬌年未多,體弱性能和。
怕重愁拈鏡,憐輕喜曳羅。
臨津雙洛浦,對月兩嫦娥。
獨有荊王殿,時時暮雨過。
中文譯文:
阿嬌年紀尚小,身體虛弱但精神飽滿。
她害怕重壓而憂傷地拿起鏡子,卻輕快地穿著綢緞。
她站在臨津的兩岸,望著月亮上的兩個仙女。
唯獨在荊王的宮殿里,時常下起夜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個名妓的形象展示了唐代的風華兒女和嬌美女子的境遇。詩中的阿嬌年紀尚小,身體虛弱,但她的性格強大,能夠坦然面對生活的壓力。她心有憂愁,但不讓它們壓垮自己,而是通過裝扮自己來體現自己的輕松和愉悅。詩人通過對阿嬌的描寫,展現了她的矛盾性格和內心的堅強。
阿嬌站在臨津的兩岸,望著月亮上的兩個嫦娥,象征著她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并展示了她超凡的才藝和優雅的氣質。然而,與奢華的宮殿相比,她仍然面臨著困境。詩的最后兩句“獨有荊王殿,時時暮雨過”,表達了她常常被困在暮雨中的寂寞與無助。
詩中的名姝形象,既是當時社會上風頭浪尖的存在,也是受到社會陋習和命運艱難的影響。詩人通過描寫名姝的處境,凸顯了唐代社會對妓女群體的邊緣化和剝削,同時也借用名姝的形象來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命運的撲朔迷離。
總之,《名姝詠》通過描寫名妓阿嬌的形象和遭遇,反映了唐代社會中妓女的境遇和內心的矛盾。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這位名姝的堅強和無奈,同時也折射出整個社會的冷漠和偏見。這首詩既對名妓進行了一種社會性的悲嘆,也通過對她的描寫,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不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