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裴舍人觀田尚書出獵 / 作者:楊巨源 |
圣代司空比玉清,雄藩觀獵見皇情。
云禽已覺高無益,霜兔應知狡不成。
飛鞚擁塵寒草盡,彎弓開月朔風生。
今朝始賀將軍貴,紫禁詩人看旆旌。
|
|
和裴舍人觀田尚書出獵解釋: 《和裴舍人觀田尚書出獵》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楊巨源。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圣代司空比玉清,
雄藩觀獵見皇情。
云禽已覺高無益,
霜兔應知狡不成。
飛鞚擁塵寒草盡,
彎弓開月朔風生。
今朝始賀將軍貴,
紫禁詩人看旆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楊巨源和他的朋友裴舍人觀看尚書田出獵的情景。首先,詩人稱贊了當時的司空(官職)具有和玉清相媲美的品德和風采,意味著司空具備了高尚的品質和令人欽佩的才能。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裴舍人作為一個有雄心壯志的邊境將領,觀看獵場上的情景時所感受到的皇家威嚴和莊嚴氛圍。
詩中提到的云禽和霜兔是獵場上的獵物,詩人認為它們已經意識到高處飛行或狡猾的逃避并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因此不再追求這種虛榮的行為。這種意象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虛名和權勢的淡薄態度,倡導追求內心的真實和高尚。
接著,詩人描繪了飛鞚擁塵、寒草已盡的場景,形象地展示了獵場上的殘酷和荒涼。隨后,詩人描述了彎弓的動作和月朔風的吹拂,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幽靜而寒冷的夜晚。這種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既展示了作者的寫景技巧,也為詩歌增添了一絲凄涼之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將軍的貴顯的祝賀,并提到了紫禁(指皇宮)中的詩人們觀看將軍旗幟的場景。這里體現了唐代士人對將軍功勛的推崇,以及文人與武將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獵場的景象和對獵物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薄態度,并展示了他對自然和人事的細膩觀察。同時,詩中也展現了唐代社會中文人和武將之間的交往與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