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舍人歸蘭陵里 / 作者:楊巨源 |
清詞舉世皆藏篋,美酒當山為滿樽。
三畝嫩蔬臨綺陌,四行高樹擁朱門。
家貧境勝心無累,名重官閑口不論。
惟有道情常自足,啟期天地易知恩。
|
|
送李舍人歸蘭陵里解釋: 《送李舍人歸蘭陵里》是唐代詩人楊巨源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清詞舉世皆藏篋,
美酒當山為滿樽。
三畝嫩蔬臨綺陌,
四行高樹擁朱門。
家貧境勝心無累,
名重官閑口不論。
惟有道情常自足,
啟期天地易知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李舍人的送別和美好祝愿。詩人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李舍人過去的生活情境和現在的離別場景,同時表達了自己對李舍人的敬佩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李舍人的品質和楊巨源對他的贊賞。首句“清詞舉世皆藏篋”,表達了李舍人的才華卓絕,他的詩文被珍藏于人們的筆記中。接著,“美酒當山為滿樽”,描繪了豐盛的酒宴,象征著豐富的生活和李舍人的豪情壯志。
接下來的兩句“三畝嫩蔬臨綺陌,四行高樹擁朱門”,通過描繪李舍人的居所來凸顯他的清貧和淡泊。李舍人只有三畝蔬菜地,住在綺陌旁邊,四株高大的樹木環繞著他的朱門,這種簡樸的生活環境與他的才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李舍人在名利面前的淡然態度。詩人說“家貧境勝心無累,名重官閑口不論”,意味著李舍人不被物質財富所困擾,他不計較自己的名望和地位。最后兩句“惟有道情常自足,啟期天地易知恩”,表達了李舍人對道義和感恩之情的堅守。他始終保持著對道德準則的忠誠,以及對天地的感恩之心。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展現了李舍人的高尚品質和淡泊名利的態度,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李舍人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