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赴蜀中貽示京雖游好 / 作者:盧照鄰 |
樊宿花初滿,迂臺柳向飛。
如何正此日,還望昔多違。
悵別鳳期阻,將乖云會稀。
斂襖辭丹悶,懸旗涉翠微。
野禽喧戌鼓,春草變征衣。
徊顧長安道,關山起夕罪。
|
|
還赴蜀中貽示京雖游好解釋: 《還赴蜀中貽示京雖游好》是唐代詩人盧照鄰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樊宿花初滿,迂臺柳向飛。
如何正此日,還望昔多違。
悵別鳳期阻,將乖云會稀。
斂襖辭丹悶,懸旗涉翠微。
野禽喧戌鼓,春草變征衣。
徊顧長安道,關山起夕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盧照鄰從蜀地返回京城的心情。他描述了樊宿花初開的美景和迂臺上柳樹搖曳的景象,表現出早春時節的生機和活力。詩人感慨自己離別京都的日子已久,愿望能夠回到過去的時光,重返故地。然而,他對于官職的阻礙感到懊悔,因為這使得他與親友團聚的機會變得渺茫。他抱怨著自己的命運,但仍然期望著與親人們再次相聚。詩中還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如詩人踏過山間小道,穿越蜿蜒的溪流,聽到野禽的鳴叫聲,看到春草已經變成士兵的軍裝,這些景象都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和歸鄉的復雜情感。
賞析:
《還赴蜀中貽示京雖游好》以清新淡雅的筆調描述了詩人盧照鄰的離別和歸鄉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旅途中的變化,巧妙地烘托出詩人內心的情感。樊宿花初開、迂臺上柳樹飛舞的描寫,展現了早春時節的生機和美好,與詩人內心對于回歸故土的期盼形成對比。詩人對于離別和遠行所帶來的困擾和遺憾感到悵惘,同時對于官職的束縛和對親友的思念也表達出了深深的愧疚。詩中的山川、野禽和春草等景物形象豐富,給人以豐富的聯想空間,同時也反映了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詞最后的兩句"徊顧長安道,關山起夕罪",表達了詩人內心對于離別和歸鄉之路的矛盾和無奈,使整首詩更具深情和思索的意味。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和對故土的眷戀,同時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現了旅途中的變遷和對歸鄉的期盼,展現了唐代文人的豪情和風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