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三日 / 作者:白居易 |
畫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窗紗燕拂檐。
蓮子數杯嘗冷酒,柘枝一曲試春衫。
階臨池面勝看鏡,戶映花叢當下簾。
指點樓南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
|
三月三日解釋:
《三月三日》
春天的三月初三,我在畫堂中。白紗細薄如蟬翼,一只燕子掠過檐角。我品嘗著幾杯清涼的冷酒,像咀嚼蓮子一樣。我輕輕地撥弄著柘枝,試穿新買的春衫。
臺階旁有一池清水,映著我面前的美景,它比鏡子更能展現出我的風采。門戶映照著盛開的花叢,就像花叢藏在簾幕后。我指點著南樓掛著的新月,月光照著我玉鉤一般的纖細素手。
詩意: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春日景象,作者借此抒發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詩中的畫堂、紗窗、燕子、蓮子、冷酒、柘枝、春衫等元素,勾勒出了一個唯美而寧靜的春天場景。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歲月更迭中的美麗瞬間,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春天的向往。
賞析:本詩描繪的是春天的一個清晨,作者身處畫堂,窗外紗紗飄繞,微風拂過檐角帶來燕子的身影。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了蓮子的味道和冷酒的清涼,展示了一種優雅的生活情趣。通過柘枝試春衫一曲,詩人展現了人們在春天來臨之際,嘗試新衣、換新裝、步入新的一年的喜悅心情。詩人通過描繪臺階旁的池水、花叢和簾幕上的倒影,展示了自我陶醉和欣賞的心境,同時也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自身品質的自信。最后,詩人以指點南樓的新月為結尾,以玉鉤素手來形容自己的纖細美麗,展現出一種女子溫婉柔美的形象。
整首詩詞充滿了詩人對自然、對美、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以及對女性柔美和品質的贊美。通過詩人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語言,使讀者仿佛親臨其境,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詩人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