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宴梓州南亭得池字 / 作者:盧照鄰 |
二條開勝跡,大隱葉沖規。
亭閣分危岫,樓臺繞曲池。
長薄秋煙起,飛梁古蔓垂。
水鳥翻荷葉,山蟲咬桂枝。
游人惜將晚,公子愛忘疲。
愿得回三舍,琴尊長若斯。
|
|
宴梓州南亭得池字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在梓州南亭宴會時看到“池”字》
詩意:本詩主要描繪了梓州南亭景色的美麗和宴會的歡樂氛圍。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亭閣、樓臺、池水、山鳥等元素,表達了對美景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人還融入了自己對廣大游客的祝愿,希望他們可以歡愉地度過時間。
賞析:該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既展示了唐代梓州南亭的美景,又抒發了詩人對美景的贊美之情。在詩中,詩人以二條開勝跡、大隱葉沖規來形容亭閣的布置,十分生動地展示了亭閣的壯麗和典雅之美。同時,通過描寫亭閣與周圍山峰的相互映襯,使整個景色更加迷人。詩人還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如長薄秋煙的上升、飛梁上的古蔓垂等,展示了秋季景色的優美和優雅。此外,詩中還出現水鳥翻荷葉、山蟲咬桂枝等描寫,使景物更加生動活潑。
詩人還在詩的最后表達了自己對游客的祝愿,希望他們能夠盡興而歸,忘卻疲倦。并以自己對音樂之愛的象征——琴尊來表示希望他們可以在此歡樂之地享受音樂的美好。
整體而言,該詩描繪了梓州南亭的美景,并以此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美景和宴會的贊美,同時也帶給人們一種愉悅的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