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曲歌辭·明月引 / 作者:盧照鄰 |
洞庭波起兮鴻雁翔,風瑟瑟兮野蒼蒼。
浮云卷靄,明月流光。
荊南兮趙北,碣石兮瀟湘。
澄清規于萬里,照離思于千行。
橫桂枝于西第,繞菱花于北堂。
高樓思婦,飛蓋君王。
文姬絕域,侍子他鄉。
見胡鞍之似練,知漢劍之如霜。
試登高而極目,莫不變而回腸。
|
|
琴曲歌辭·明月引解釋: 《琴曲歌辭·明月引》是唐代盧照鄰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洞庭湖波涌,雁飛天空,風聲瑟瑟,田野蒼蒼。飄逸的浮云卷起迷霧,明亮的月光如流水般閃爍。描寫了千里澄凈的景色,照亮了內心的思念萬行。在荊南和趙北之間,碣石和瀟湘的地方,枝椏橫亙于西第,菱花圍繞于北堂。詩人描繪了思念高樓中的婦人,追憶帝王的車馬,想起了隨從他鄉的宮女。看到像胡鞍一樣練達的馬鞍,感受到漢劍般冰冷的寒意。詩人試圖登上高處來眺望,卻發現一切都在變化,返觀內心悲苦。
中文譯文:
洞庭湖波起,鴻雁翱翔,
風聲微微,大地茫茫。
浮云卷飄渺,明月流光。
荊南在這邊,趙北在那邊。
碣石山巒,瀟湘江水。
明凈延綿千里,照亮思念千般。
橫桂枝于西第,繞菱花于北堂。
高樓里思念婦人,君王眺望,飛蓋無邊。
貴族美女遠在域外,陪伴百官,身處他鄉。
看見像胡人馬鞍一樣鋒利的武器,感受到漢劍如冰霜。
試著登高遠眺,卻發現一切都在變化,回憶讓人心痛不已。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洞庭湖的波濤和飛翔的雁鳥,以及風聲和浮云,展現了美麗而廣闊的自然景象。明亮的月光和清澈的湖水,照亮了思念和遙遠的內心。荊南和趙北的對比,以及碣石和瀟湘的地名,增加了詩詞的地域感。描繪高樓思婦和飛蓋君王的情景,以及文姬絕域和侍子他鄉的境遇,展示了宮廷的寂寞和內心的痛苦。詩詞中的胡鞍和漢劍則象征著荒涼和冷漠,而登高遠眺卻讓人發現一切都在變化,引發了回腸轉意的思索。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結合,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給人一種深沉而思索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