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山月 / 作者:盧照鄰 |
塞坦通碣石,虜障抵祁連。
相思在萬里,明月正孤懸。
影移金岫北,光斷玉門前。
寄言閨中婦,時看鴻雁天。
|
|
關山月解釋: 中文譯文:
《關山月》
塞外的山岸邊,碣石堆積如山;
邊關的紅旗高懸,與祁連山遙遙相對;
相思之情在萬里之外,明亮的月光孤零零地懸掛。
月影慢慢移動到金嶺的北方,明亮的光芒在玉門的前面戛然而止。
我寄語閨中的女子們,請你們時刻注視著那飛翔的雁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盧照鄰寫的作品,描繪了一幅關于邊塞孤寂的景象和相思的情感。通過描寫關山、碣石、邊塞紅旗等具體形象,體現了邊關壯麗而荒涼的景色。詩人借助明亮的月光,表達了自己相思之情深黯無盡頭。
詩中所描繪的關山是指邊塞,祁連是當時西北邊塞的一種典型景象。詩人通過對關山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孤獨、無助的心境,同時也表達了對家鄉和親人的牽掛之情。
詩中的月光是詩人思念之情的象征,也是孤獨與無奈的象征。明月高懸,照耀著邊塞,暗喻詩人的思念之情傳達到了萬里之外,但也意味著思念之情是無法觸及的,只能孤獨地懸掛于天空之中。
詩末寄語閨中婦人,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故鄉之外的人們的感嘆。鴻雁象征著婦人們的思念之情,飽含著鄉情和對親人的寄托。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邊塞景象和相思情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在邊塞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幽婉清麗的文字形象,畫出邊塞孤寂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情感獨白,展現了唐代邊塞文學特有的憂國憂民、離情別緒的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