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山人彈琴 / 作者:常建 |
君去芳草綠,西峰彈玉琴。
豈惟丘中賞,兼得清煩襟。
朝從山口還,出嶺聞清音。
了然云霞氣,照見天地心。
玄鶴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聲,又聽飛龍吟。
稍覺此身妄,漸知仙事深。
其將煉金鼎,永矣投吾簪。
|
|
張山人彈琴解釋: 《張山人彈琴》是唐代詩人常建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張山人彈琴的情景為背景,描繪了他借助音樂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
詩中寫到了君主離去后,張山人在丘陵間彈奏著玉琴。他在遠離塵囂的地方賞景,心境清凈。他離開山口,走出嶺,仍能聽到山中傳來的清音。他透過云霞的氣氛,看到了天地的本真。
詩的前半部分以描寫景物和內心情感為主,后半部分描繪了修道者追求仙境的過程。玄鶴在空中盤旋,舞動在松林中,改變弦線,開始聽到飛龍的長嚎聲。張山人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浮躁與虛幻,漸漸認識到仙境的深遠,而且已經做好了準備投身其中。
這首詩表達了常建對仙境和修道的向往和渴望,同時也暗示了他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詩中將音樂與自然景觀相融合,強調了音樂的能力可以撫慰人心,讓人遠離世俗的困擾,達到心靈的寧靜。
這首詩以其深沉的哲理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常建的才華和他對仙境的向往,使讀者也能感受到那種追求內心平靜和如癡如醉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