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居 / 作者:常建 |
青苔常滿路,流水復入林。
遠與市朝隔,日聞雞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嘯傲轉無欲,不知成陸沉。
|
|
燕居解釋: 《燕居》是唐代詩人常建創作的一首詩,原文如下:
青苔常滿路,流水復入林。
遠與市朝隔,日聞雞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嘯傲轉無欲,不知成陸沉。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綠苔常覆蓋小路,流水又回歸深林。
與喧囂繁忙的市朝相隔遙遠,但仍能聽到雞犬聲浸透寂靜。
在寂寥的小山丘中思考,心思卻漫游在遼闊的湖泊之上。
吟誦自傲,內心志趣已無欲望,不知是否已成為世俗的陸沉。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常建遠離塵囂、獨處山野的心境。詩中通過描寫青苔覆蓋的小路和流水回歸深林等景物,展現出寧靜、孤獨的環境。市朝的喧囂與此形成強烈對比,表達了詩人與世隔絕、追求內心自由的心態。同時,詩人通過思考和心境的轉變,抒發了對人生和人心的深沉思考。最后兩句“嘯傲轉無欲,不知成陸沉”,揭示了詩人心境的變化,抒發了對世俗欲望的厭倦和超脫。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在短短的幾句中展現了常建獨特的感慨和人生態度,凸顯了他與眾不同的境界和志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