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江南/憶江南 / 作者:呂巖 |
瑤池上,瑞霧靄群仙。
素練金童鏘鳳板,青衣玉女嘯鸞笙。
身在大羅天。
沉醉處,縹緲玉京山。
唱徹步虛清燕罷,不知今夕是何年。
海水又桑田。
|
|
望江南/憶江南解釋: 《望江南/憶江南》是一首唐代呂巖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瑤池上,
瑞霧靄群仙。
素練金童鏘鳳板,
青衣玉女嘯鸞笙。
身在大羅天,
沉醉處,
縹緲玉京山。
唱徹步虛清燕罷,
不知今夕是何年。
海水又桑田。
譯文:
站在瑤池之上,
祥云籠罩著眾仙。
白衣金童敲擊著鳳狀琴,
青衣玉女吹奏著鸞狀笙。
身處大羅天,
心醉于此,
眼前是虛幻的玉京山。
歌聲唱徹虛無的清燕,
不知道今天是哪一年。
海水又經歷了滄桑變化。
詩意和賞析:
《望江南/憶江南》通過描繪仙境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美景的懷念和追憶之情。詩中瑤池、群仙、金童、玉女等形象都是仙境中的存在,展現了一個富有神話色彩的場景。
首句“瑤池上,瑞霧靄群仙”以仙境中的瑤池為背景,形容了祥云繚繞、仙氣繚繞的景象。接著,金童、玉女分別以素練和青衣裝束出場,奏響了鳳狀琴和鸞狀笙,增添了神秘而華麗的氛圍。
詩的第三句“身在大羅天”表達了作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的感受,感嘆自己陶醉其中。隨后的兩句“沉醉處,縹緲玉京山”用縹緲的玉京山景象強調了作者的陶醉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唱徹步虛清燕罷,不知今夕是何年”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無奈和困惑,暗示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疑問。
最后一句“海水又桑田”以海水桑田的比喻,表達了歲月更迭、事物變化的無常性,也可理解為江南的景色在作者心中已經發生了變化。
整首詩以華麗、神秘的仙境景象為基調,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時光流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美景的懷念和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對仙境和玄幻之境的向往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