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老子 / 作者:白居易 |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
|
讀老子解釋:
《讀老子》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言者不如知者默,
此語吾聞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
緣何自著五千文。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老子思想的思考和領悟。作者認為,說話的人不如默默無言的知者更為重要。這種默默的智慧,作者聽說來自老子。如果說老子是一個真正的知者,那為何要寫下五千篇文言文呢?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道出了作者對于老子思想的理解。首句"言者不如知者默"直接表達了作者對默默無言的智者的崇敬。作者通過對老子的思想的思考,認為默默無言的智者更勝于那些口才流利的人。接下來的兩句"此語吾聞于老君"表明作者是從老子那里聽到這種智慧的,這也是對老子的致敬。最后兩句"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則提出了疑問,質疑老子為什么要寫下如此眾多的文言文著作。這種質疑既是對老子的思想的懷疑,也是對自身的思考和反思。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智慧和言辭的思考。作者借老子之口,探討了知者與言者之間的關系,以及智者的默默無言和著作之間的矛盾。這種思辨和質疑,展現了作者對于哲學和文學的深刻關注,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智慧的崇敬和對于傳統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