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龍初廢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蘇耽山 / 作者:沈佺期 |
少曾讀仙史,知有蘇耽君。
流望來南國,依然會昔聞。
泊舟問耆老,遙指孤山云。
孤山郴郡北,不與眾山群。
重崖下縈映,嶛峣上糾紛。
碧峰泉附落,紅壁樹傍分。
選地今方爾,升天因可云。
不才予竄跡,羽化子遺芬。
將覽成麟鳳,旋驚御鬼文。
此中迷出處,含思獨氛氳。
|
|
神龍初廢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蘇耽山解釋: 神龍初廢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蘇耽山:
神龍初廢,驅逐南荒之路,從郴口向北眺望蘇耽山。
(可理解為因朝代政權更迭,神龍年間的政權被推翻,作者被迫離開南方,往北面郴口的方向望著蘇耽山。)
譯文:
神龍初廢逐南荒途,
DragonSpiritwasfirstabolished,banishedtothesouthernwasteland,
出郴口北望蘇耽山。
LookingnorthfromChengkouattheSuDanMountain.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蘇耽山的贊美之情。
作者由于政權更迭被迫離開了故鄉,朝北望著蘇耽山,心中涌起了對家鄉的回憶和思念之情,同時也贊美了蘇耽山的壯麗和與眾不同之處。
賞析:
這首詩以短小的篇幅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首句用“神龍初廢”一語點明了詩的背景,展示了作者在政治浪潮下被離鄉背井的遭遇。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蘇耽山被賦予了獨特的形象,以其與眾不同的特征,如重崖、碧峰、紅壁等,凸顯了其壯麗和優美之處。最后,作者表示自己的無奈和遺憾,希望通過升天尋找更好的歸宿。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過去的場景,以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同時借用蘇耽山的形象來投射自己內心的感受。透過對蘇耽山的描述,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融合,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讓讀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時,也可以思考生命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