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顧非熊下第歸 / 作者:朱慶馀 |
但取詩名遠,寧論下第頻。
惜為今日別,共受幾年貧。
聽雨宿吳寺,過江逢越人。
知從本府薦,秋晚又辭親。
|
|
送顧非熊下第歸解釋: 《送顧非熊下第歸》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但取詩名遠,
寧論下第頻。
惜為今日別,
共受幾年貧。
聽雨宿吳寺,
過江逢越人。
知從本府薦,
秋晚又辭親。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顧非熊下第歸為主題。詩人表達了對顧非熊在文學上有所成就的期望,雖然他在考試中可能只是名次靠后,但仍然希望他能在詩歌創作中有所成就。詩人感慨地說,可惜今天要分別,大家共同經歷了多年的貧困。在雨中聽著雨聲,住在吳寺里,過江時遇到了越人。他知道顧非熊將要被本府推薦,這讓詩人在這個秋天的晚上又一次與親人分離。
賞析:
《送顧非熊下第歸》這首詩以深情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美好祝愿和無奈的離別之情。詩人并不在乎顧非熊的考試成績,而是希望他能在詩歌創作中追求更高遠的名聲。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和顧非熊都經歷了貧困和艱苦的歲月,這使他們的情誼更加深厚。在雨中宿吳寺,詩人感受到了歲月的流轉和離別的無常。途中遇到了越人,這也顯示了旅途中的偶遇與相遇的情景。最后,詩人得知顧非熊將被本府薦舉,這意味著他們將再次分離,這種離別的感覺更加令人感傷。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情感的糾葛和友情的珍貴。詩人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和情感的流露,表達了對顧非熊的深情祝福和對逝去時光的回憶。這首詩寫實而含蓄,情感真摯而深沉,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人對離別的苦澀和友情的珍貴有所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