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真觀 / 作者:儲光羲 |
真門迥向北,馳道直向西。
為與天光近,云色成虹霓。
|
|
奉真觀解釋: 《奉真觀》是唐代儲光羲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奉真觀的景象。
中文譯文:
真門迥向北,
馳道直向西。
為與天光近,
云色成虹霓。
詩意和賞析:
《奉真觀》以簡練而質樸的語言,描繪了奉真觀的景象。儲光羲以精煉的筆觸,揭示了一種平實而宏偉的禮佛活動,展示了佛教信仰的壯麗氣度。
首句“真門迥向北”,描述了奉真觀的形象,道出了大門朝向的方向。以“迥”來形容門的遠離,使人感受到其莊嚴與神秘。
第二句“馳道直向西”,描寫了奉真觀內的通道,形象生動地展現了觀內景色的延伸。這里使用了“馳道”一詞來形容道路的寬廣,意味著信仰之路的快速通暢。
第三句“為與天光近”,表達了奉真觀與天空的親近感,順應了奉真觀“奉真”之名。這里的“天光”可以理解為佛光,意味著奉真觀是一座與佛法等同的圣地。
最后一句“云色成虹霓”,以自然景觀來襯托奉真觀的神圣氣息。云色成虹霓,意味著奉真觀周圍環境的美麗和神奇。這里亦可理解為廟中常有祥云出現,以示佛法的靈驗和吉祥。
《奉真觀》表達了對奉真觀的景象的描繪,展現了信仰與自然的融匯,以及佛教對儲光羲內心的感召。詩中的筆觸簡練而富有力度,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廟宇的莊嚴與神秘,以及佛教信仰的崇高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