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絳都春(舊上聲韻,今改平聲) / 作者:陳允平 |
秋千倦倚,正海棠半坼,不耐春寒。
殢雨弄晴,飛梭庭院繡簾閑。
梅妝欲試芳情懶。
翠顰愁入眉彎。
霧蟬香冷,霞綃淚揾,恨襲湘蘭。
悄悄池臺步晚。
任紅薰杏靨,碧沁苔痕。
燕子未來,東風無語又黃昏。
琴心不度春云遠。
斷腸難托啼鵑。
夜深猶倚,垂楊二十四闌。
|
|
絳都春(舊上聲韻,今改平聲)解釋: 《絳都春(舊上聲韻,今改平聲)》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允平。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千倦倚,正海棠半坼,不耐春寒。
秋千搖晃著倦倚,海棠花正開放但還未完全綻放,不堪忍受春天的寒冷。
殢雨弄晴,飛梭庭院繡簾閑。
雨后天晴,飛快的梭子在庭院中穿梭,繡簾輕搖。
梅妝欲試芳情懶。翠顰愁入眉彎。
梅花的妝扮似乎想要展示芳香,但卻顯得有些懶散。眉頭緊鎖的婀娜女子憂愁地瞇起了眼睛。
霧蟬香冷,霞綃淚揾,恨襲湘蘭。
霧中的蟬鳴帶著涼意,霞光如綢緞般細膩,淚水在眼眶中蕩漾,懷念之情如同湘妃被突然襲擊一般。
悄悄池臺步晚。任紅薰杏靨,碧沁苔痕。
靜靜地走向池塘和臺階,步履已經晚了。紅色的薰衣草散發著杏花的香氣,綠油油的苔蘚留下了痕跡。
燕子未來,東風無語又黃昏。琴心不度春云遠。
燕子還沒有歸來,東風無話可說,夜幕降臨。琴弦的情感無法超越春天的云彩,遙遠而難以觸及。
斷腸難托啼鵑。夜深猶倚,垂楊二十四闌。
心碎的痛苦無法承受啼鵑的哀嚎。深夜里仍倚在窗前,目送著垂柳倒映在水中,一共有二十四道倒影。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寂靜而憂郁的春天景色。通過描述秋千、海棠、雨后晴天、繡簾、梅花、湘妃、池塘、燕子等元素,表現了作者心中的情感與思緒。詩人以絢麗的意象和婉約的文字,展現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整首詩意蘊含深沉而細膩的情感,以及對自然景物與人情世故的交融與映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