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酹江月(賦水仙) / 作者:陳允平 |
漢江露冷,是誰將瑤瑟,彈向云中。
一曲清冷聲漸杳,月高人在珠宮。
暈額黃輕,涂腮粉艷,羅帶織青蔥。
天香吹散,佩環(huán)猶自丁東。
回首杜若汀洲,金鈿玉鏡,何日得相逢。
獨立飄飄煙浪遠,襪塵羞濺春紅。
渺渺予懷,迢迢良夜,三十六陂風。
九疑何處,斷云飛度千峰。
|
|
酹江月(賦水仙)解釋: 《酹江月(賦水仙)》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酹江月(賦水仙)》
漢江露冷,是誰將瑤瑟,彈向云中。
一曲清冷聲漸杳,月高人在珠宮。
暈額黃輕,涂腮粉艷,羅帶織青蔥。
天香吹散,佩環(huán)猶自丁東。
回首杜若汀洲,金鈿玉鏡,何日得相逢。
獨立飄飄煙浪遠,襪塵羞濺春紅。
渺渺予懷,迢迢良夜,三十六陂風。
九疑何處,斷云飛度千峰。
中文譯文:
江水涼露,是誰將瑤琴彈奏到云彩之中。
一曲清冷的聲音逐漸消失,月兒高懸在宮殿之上。
微微暈黃的額頭輕輕抹上胭脂,羅帶編織著青蔥。
天香散去,佩環(huán)依然清脆悅耳。
回首望著杜若花開的汀洲,金鈿、玉鏡,何時能再相逢。
獨自立在煙波之中,襪塵羞澀著春色。
茫茫心思,迢迢美好的夜晚,三十六陂的風。
九疑何處,斷云飄過千峰。
詩意和賞析:
《酹江月(賦水仙)》描繪了一幅江水涼露中的清冷景象,將詩人內(nèi)心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詩中以優(yōu)美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
首節(jié)表現(xiàn)了江水涼露的清冷,瑤琴聲彈到云中,展示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接著,詩人描述了月兒高懸在珠宮之上,給人一種高遠、神秘的感覺。
接下來的幾節(jié)描寫了一個美麗婀娜的女子,她的額頭微微暈黃,臉腮抹著胭脂,身上穿著青蔥色的羅帶。她身上的香氣飄散開來,佩環(huán)的聲音清脆悅耳。這里通過描寫女子的妝飾和氣味,展現(xiàn)了她的美麗和高貴。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首望向杜若花開的汀洲,追憶往事,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思念之情。金鈿、玉鏡象征著過去的輝煌與美麗,而希望能再次相逢則表達出對重逢的渴望。
最后兩節(jié)以自然景物的描寫烘托了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獨自立于煙波之中,詩人感到襪塵羞澀著春色,表達了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和對逝去美好的追憶。詩末九疑何處、斷云飄過千峰的描寫,暗示了詩人對未知未來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詩以清冷、婉約的筆調(diào),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對過去時光的思念以及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整首詩以婉約清麗的風格展現(xiàn)了宋代詩詞的特色,具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和藝術美感,值得欣賞和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