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蹀躞 / 作者:陳允平 |
岸柳飄殘黃葉,尚學纖腰舞。
謝他終日,亭前伴羈旅。
舞奈歷歷寒蟬,為誰喚老西風,伴人吟苦。
悶無緒。
記得芙蓉江上,蕭娘舊相遇。
如今憔悴,黃花慣風雨。
把酒東望家山,醉來一枕閑窗,夢隨秋去。
|
|
解蹀躞解釋: 《解蹀躞》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岸邊的柳樹飄落殘黃的葉子,
依然優美地舞動著修長的腰肢。
感謝它陪伴我整日,
在亭前與我為伴的旅途中。
舞姿婉轉,如同清脆的寒蟬鳴叫,
為了誰而呼喚著成熟的西風,與我一同吟唱苦悶無聊的心情。
回想起曾經在芙蓉江畔,
與蕭娘相遇的往事。
如今她已經憔悴不堪,
像那經常經受風雨洗禮的黃花。
端起酒杯,向東望著故鄉的山,
醉臥在寧靜的窗前,做著隨秋飄散的夢。
詩意和賞析:
《解蹀躞》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中的岸柳、舞腰、寒蟬等形象細膩地描繪了自然景物的美麗和生命的變幻。通過描寫舞蹈與風的相互呼應,詩人抒發了內心的孤獨和無聊,寄托了對某種情感的渴望。蕭娘是詩中的一個人物,她曾經是詩人生命中的一道風景,但現在已經蒼老衰敗,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人事的無常。詩人通過對比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變遷,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和對過去的懷念之情。最后,詩人端起酒杯,向故鄉的山望去,陶醉在寧靜的窗前,做著隨秋飄散的夢,表現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寧靜的向往。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迷茫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以及情感的表達,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自然相融合,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深情的意境和思考空間。這首詩詞在描寫細膩的同時,也透露出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