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蕙蘭芳引 / 作者:陳允平 |
虹雨乍收,楚天霽、亂飛秋鶩。
漸草色衰殘,墻外土花暗綠。
故山鶴怨,流水自、菊籬茅屋。
日暮詩吟就,淡墨閑題修竹。
更憶飄蓬,霜綈風葛,幾度涼燠。
嘆歸去來兮,何日甬東一曲。
黃蘆滿望,白云在目。
但月明長夜,伴人清獨。
|
|
蕙蘭芳引解釋: 《蕙蘭芳引》是宋代詩人陳允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彩虹雨剛停,楚天放晴時,秋鶩亂飛起。
草色逐漸凋零,墻外土花暗綠。
故山的鶴怨,流水自然流淌,菊籬茅屋相伴。
日暮時詩吟就,用淡墨閑題修竹。
更回憶起飄泊的日子,霜綈和風葛,幾度寒冷和炎熱。
嘆歸去又來,何日能到達甬東,享受一曲美景。
黃蘆覆滿視野,白云在眼前飄浮。
只有明亮的月光和長夜,作伴于清凈的人。
詩意:
《蕙蘭芳引》描繪了一個清幽寧靜的景象。詩詞開篇以彩虹雨后的楚天晴朗為背景,描述了秋鶩紛飛的壯麗景觀。接著,詩人以漸衰的草色和墻外隱約可見的土花,表達了時光流轉和自然變遷的無常。他回憶起故山的景致,山中的鶴和流水伴隨著他生活的茅屋和菊籬,抒發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在日暮時分,他抒發詩興,用淡墨題寫修竹,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藝術的追求。詩人進一步回憶起自己的飄泊經歷,描繪了幾度寒冷和炎熱的感受。他嘆息歸去又來的往復,渴望能夠再次回到甬東,享受那里的美景和曲調。最后,詩人描述了黃蘆滿望和白云飄浮的景象,強調了明亮的月光和長夜的寧靜,與清凈的人相伴。
賞析:
《蕙蘭芳引》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展示了詩人對于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與情感。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彩虹、秋鶩、草色等元素,將讀者帶入一個絢麗多彩的自然世界。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山的景色,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通過對溫馨的小屋和菊籬的描繪,展現了一種寧靜和安逸的生活態度。詩人對于流轉的時光和往復的歸去來兮的感慨,表達了對人生變遷的思考與疑惑。最后,詩人通過明亮的月光和長夜的孤寂,強調了一個人追求內心寧靜與清凈的境界。整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生活和內心世界的獨特理解,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