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得白日半西山 / 作者:李世民 |
紅輪不暫駐,烏飛豈復停。
岑霞漸漸落,溪陰寸寸生。
藿葉隨光轉,葵心逐照傾。
晚煙含樹色,棲鳥雜流聲。
|
|
賦得白日半西山解釋: 《賦得白日半西山》是唐代文人李世民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夕陽西下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變化。下面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紅輪不暫駐,烏飛豈復停。
岑霞漸漸落,溪陰寸寸生。
藿葉隨光轉,葵心逐照傾。
晚煙含樹色,棲鳥雜流聲。
詩意:
詩人通過描繪夕陽西下的景象,表達了時間不停止流逝和自然界的變化。紅日不停留,烏鴉不停歇,表示白天的終結和黑夜即將降臨。岑霞漸漸消失,溪水邊的陰影漸漸顯現,展示了自然環境的變化。藿葉隨著陽光轉動,葵花隨著陽光傾斜,體現了自然中微小的變化。晚霞中含有樹木的顏色,棲息的鳥兒發出雜流的聲音,描繪了夜晚降臨時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夕陽西下的美景,同時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變化。通過詩人對自然現象的描繪和細節的展示,讀者可以感受到時間的轉瞬即逝和自然環境的變動。詩中的情景描寫細膩而生動,充滿了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感悟。每一句都獨立完整,但又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幅壯美的夕陽景象。
詩人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比擬,使景物更具有形象感和感染力。通過對藿葉和葵心隨陽光的轉動和傾斜的描繪,折射出時間的流動和事物的變化。整首詩情感平和,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深思和生命的無常。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麗與變幻,同時也觸發對時間和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