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得臨池柳 / 作者:李世民 |
岸曲絲陰聚,波移帶影疏。
還將眉里翠,來就鏡中舒。
|
|
賦得臨池柳解釋: 詩詞《賦得臨池柳》是唐代皇帝李世民所作,以下為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曲岸垂絲柳陰聚,波紋移動水面稀。
柳枝如同眉上翠,映照在鏡中散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臨池時眺望的景色,他將自然景色與人物形象相結合,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柳樹倒映在水面上,岸曲的柳枝在空氣中投下陰影,給人一種涼爽、寧靜的感覺。詩中的“眉上翠”指代柳的枝葉翠綠,與作者自己的眉毛相呼應,進一步突出了柳樹的美麗。此外,作者還提到柳樹的倒影如同散落在鏡子中,暗示出鏡中之景,將美景映照出來,給人以美好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柳樹在池中的景色,展現了李世民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描寫能力。他通過生動的詞語和意象,將讀者帶入到柳樹陰影下一起感受涼爽的池邊風景。這首詩并非只是簡單地描寫自然景觀,更具有抒情之意。作者通過將自然景物與人的外貌和鏡中之景相聯系,使詩歌中融合了詩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色,以及美的傳達。這首詩展現了美感和情感的綜合,將自然景物中的美與人的情感融為一體,體現了李世民對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體驗與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