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酒坐飛閣 / 作者:李世民 |
高軒臨碧渚,飛檐迥架空。
馀花攢鏤檻,殘柳散雕櫳。
岸菊初含蕊,園梨始帶紅。
莫慮昆山暗,還共盡杯中。
|
|
置酒坐飛閣解釋: 《置酒坐飛閣》是唐代皇帝李世民所寫的一首詩,描述了他高居飛閣之中,俯瞰碧波萬頃的景色,感嘆歲月的蹉跎,借酒消愁,與朋友共享歡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高軒臨碧渚,
飛檐迥架空。
馀花攢鏤檻,
殘柳散雕櫳。
岸菊初含蕊,
園梨始帶紅。
莫慮昆山暗,
還共盡杯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李世民高居飛閣之景為背景,以景物描寫和對人生的思考為主線。整首詩寫景蒼涼,又蘊含人生哲理。
首節中,高軒臨碧渚,飛檐迥架空,形容了李世民位于高塔之中,鳥瞰遠方碧波蕩漾的景象。
第二節描寫了高塔上窗花裝飾,殘破的檐下梁棟,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事物的衰敗。
第三節中,岸邊的菊花初含花蕊,園中的梨花初有紅色,這些景物的描寫象征著一年四季的輪回與生命的萌發。
最后一句“莫慮昆山暗,還共盡杯中”表達了李世民對昆山的憂慮,希望能消除憂慮,與朋友共同暢飲,享受人生樂趣。
這首詩較為簡練,通過描寫景物,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景物的描繪雖然簡短,但卻能引起讀者對光陰易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同時,通過寄托憂慮于酒杯之中,表達了對塵世之苦的逃避與追求快樂的心態。
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碧水與高塔、攢鏤花與散雕梁等對比景物的描寫,增強了詩的藝術感,并將歲月流轉與人生哲理相結合,使詩意更加深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