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陜述懷 / 作者:李世民 |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旂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
|
還陜述懷解釋: 《還陜述懷》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旂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譯文:
激動地握住長劍,是為了造福天下,而非追求名聲。
星旗飛舞,閃電崛起,太陽的光芒使天空莊嚴肅穆。
遍野駐扎著數萬騎兵,近前駐扎著五個軍營。
登上山頂揮舞著戰旗,臨危面對,讓英勇的士兵放飛。
回望過去,從古戰爭動蕩到今天宇宙太平安寧。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李世民寫給自己陜西還鄉之感慨。詩中描述了李世民在陜西領兵征戰的情景,并用浩氣長劍、星旗閃電、太陽的光芒等意象,表達了他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求個人名利的決心和信念。詩中還借戰爭時的壯麗景象以及戰前的嚴肅準備,表達了對戰爭中的勇士們的贊美和敬仰。
賞析:
這首詩以極富豪情激昂的筆調,抒發了李世民對于自己領導軍隊征戰的感慨和豪情。詩人以自己手握長劍的姿態來表達自己志在救國的決心,并強調自己追求的目標是造福天下而非追求個人名聲。通過以星旗、閃電等形象的描繪,詩人展現了戰爭時的壯麗景象和氣勢,表達了對軍隊的自豪和對士兵們的敬佩。詩詞以史詩般的氣勢,抒發了詩人對和平年代的珍惜和對國家統一的向往。這首詩在表達作者自身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唐朝統一大業的進程和壯麗場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