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城望月 / 作者:李世民 |
玄兔月初明,澄輝照遼碣。
映云光暫隱,隔樹花如綴。
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
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
駐蹕俯九都,停觀妖氛滅。
|
|
遼城望月解釋: 《遼城望月》
玄兔月初明,澄輝照遼碣。
映云光暫隱,隔樹花如綴。
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
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
駐蹕俯九都,停觀妖氛滅。
譯文:
黑兔初現,明亮的月光灑在遼碣山上。
月光映照在云彩中暫時隱去,花朵像點點綴在樹枝間。
月亮圓滿如桂樹枝,但月輪的光輝略有缺陷。
當到達城墻時,月影散開,周圍的暈光反而更加集中。
停駐馬車俯瞰九州,靜觀邪氣漸漸消散。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皇帝李世民所作,以遼東地區的夜景為描寫對象。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和比喻來表達對夜晚景色的觀察和感受。
詩的開篇以玄兔初現來形容夜晚的落月,接著描述明亮的月光照在遼碣山上,給人以明朗清晰的形象。而后,詩人描寫了月光映照在云彩中的情景,形容為云彩暫時遮擋住了月光,同時花朵點綴在樹枝上,增添了一種柔和的美感。
詩的第三、四句描繪了月亮圓滿如桂樹枝,但月輪的光輝卻有些缺陷,這里通過對月亮的形象描寫,抒發了詩人心中的柔弱之感,同時也呼應了月亮輪回的自然規律。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通過描述臨城時月影的變化,傳達了對城市生活的觸動和對人世繁瑣的幻滅感,同時也注意到城市中妖氣逐漸消散的態勢,給人以一種悠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詩語言清新簡練,情感細膩,展現了作者李世民對夜晚景色的細膩觀察以及對生活和人世的淡泊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