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張參軍喜李尚書寄新琴 / 作者:司空曙 |
新琴傳鳳凰,晴景稱高張。
白玉連徽凈,朱絲系爪長。
輕埃隨拂拭,雜籟滿鏗鏘。
暗想山泉合,如親蘭蕙芳。
正聲消鄭衛,古狀掩笙簧。
遠識賢人意,清風愿激揚。
|
|
同張參軍喜李尚書寄新琴解釋: 詩詞:《同張參軍喜李尚書寄新琴》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曙
新琴傳鳳凰,晴景稱高張。
白玉連徽凈,朱絲系爪長。
輕埃隨拂拭,雜籟滿鏗鏘。
暗想山泉合,如親蘭蕙芳。
正聲消鄭衛,古狀掩笙簧。
遠識賢人意,清風愿激揚。
【中文譯文】
新琴傳遞著鳳凰的音韻,美景贊美著高潔的張氣。白玉琴身光潔如凈,紅絲琴弦細長如爪。輕輕一拂,塵埃隨之飛散,琴音混雜著悅耳的聲響。暗自想象著山泉的清流匯合,如同親近蘭花和蘭草的芬芳。正音將傳承古代鄭國和衛國的風韻,古老的琴瑟聲掩蓋了笙和簧的聲音。遠見者能理解賢人的意愿,期望清風能激揚琴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張參軍共同欣賞李尚書寄來的新琴,表達了對音樂的贊美和對清風激揚的期望。
首先,詩中提到的新琴傳遞著鳳凰的音韻,意味著琴音高亢激昂,美妙動人。晴景稱贊著張參軍的高潔品質,以及新琴所帶來的美好景象,傳達出愉悅和喜悅的情感。
其次,作者描繪了琴的細節。白玉琴身潔凈如玉,象征純潔和高貴。紅絲琴弦細長如爪,強調了琴弦的細膩和靈動。輕輕拂去琴身上的塵埃,暗示了對琴音的呵護和精心調整,使琴音更加純凈動人。
詩中還提到了琴聲的美妙。雜籟滿鏗鏘,形容琴音和其他聲音交織在一起,產生悅耳的和諧。作者暗自想象山泉合流的景象,將這美好的聯想與琴音相結合,表達出對音樂的向往和喜愛。
接下來,詩中轉向談論音樂的傳承。正聲消鄭衛,古狀掩笙簧。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傳統音樂的珍視和推崇,將古代鄭國和衛國的音樂風韻與琴音相對比。古狀掩蓋了笙和簧的聲音,強調了古琴音的獨特和古樸之美。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賢人的遠見以及對清風激揚琴音的期望。遠識賢人意,清風愿激揚。作者希望能夠理解賢人的意愿,通過音樂傳遞真正的思想和情感。同時,作者也期望清風能夠吹拂琴弦,激發琴音的激情和力量,使音樂傳達更深遠的影響。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新琴的描繪和對音樂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美妙音樂的向往和對傳統音樂的珍視。作者希望通過音樂傳達真正的思想和情感,并期望清風能夠激揚琴音,使音樂的力量得以展現。整首詩詞以音樂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音樂的美妙和力量,傳遞了作者對音樂的熱愛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