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龐判官赴黔中 / 作者:司空曙 |
天遠風煙異,西南見一方。
亂山來蜀道,諸水出辰陽。
堆案青油暮,看棋畫角長。
論文誰可制,記室有何郎。
|
|
送龐判官赴黔中解釋: 《送龐判官赴黔中》是唐代詩人司空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天遠風煙異,
西南見一方。
亂山來蜀道,
諸水出辰陽。
堆案青油暮,
看棋畫角長。
論文誰可制,
記室有何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送別龐判官前往黔中的景象。詩人通過描述天空的遙遠、風煙的奇異以及西南地區的山水景色,表達了黔中地方的遼闊和異域風情。他提到亂山迂回曲折地通往蜀道,各種水流匯聚于辰陽。在龐判官赴任之際,他看到堆滿文書的案頭,油燈下的石碑已入夜晚,他們長時間下棋,觀看畫角,似乎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最后,詩人思考著誰能夠完成這些文書的制作,記事室里是否有合適的人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獨特的描寫方式,展現了黔中地區的壯麗景色和特殊氛圍,同時也表達了對龐判官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天遠風煙異的景象,創造了一種遙遠而神秘的感覺,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黔中地方的獨特之處。他以亂山來蜀道、諸水出辰陽的方式,生動地描繪了山水之間的交匯和流動,給人以開闊和壯麗的視覺感受。
在描寫龐判官赴黔中的場景時,詩人著重描繪了案頭的堆案和油燈的昏暗,以及人們長時間下棋和觀賞畫角的情景。這些細節描寫展示了一種安靜、沉思的氛圍,將讀者引入到龐判官的工作環境中,也讓讀者感受到了他們對于工作的專注和執著。
最后,詩人思考著誰能夠完成這些文書的制作,以及記事室中是否有合適的人才。這種思考帶給讀者一種深思熟慮的氛圍,也暗示了作者對文化傳承和人才培養的關注。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展現了黔中地區的自然風光和工作場景,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龐判官的送別之情以及對文化傳承和人才培養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