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煉師還峨嵋山 / 作者:司空曙 |
太一天壇天柱西,垂蘿為幌石為梯。
前登靈境青霄絕,下視人間白日低。
松籟萬聲和管磬,丹光五色雜虹霓。
春山一入尋無路,鳥響煙深水滿溪。
|
|
送張煉師還峨嵋山解釋: 《送張煉師還峨嵋山》中文譯文:
太一天壇天柱西,
垂蘿為幌石為梯。
前登靈境青霄絕,
下視人間白日低。
松籟萬聲和管磬,
丹光五色雜虹霓。
春山一入尋無路,
鳥響煙深水滿溪。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送別張煉師回峨嵋山的情景。首先描繪了太一天壇的景象,以及天柱西的大山,山上垂掛著蘿蔓,石頭搭成臺階。接著描繪了前往靈境青霄的景色,仰望之處,已經看不到塵世的繁忙,只能看到白日低垂的人間。整個山中回蕩著松樹和長笛的聲音,五彩斑斕的虹霓與丹光交織,展示出美不勝收的景色。然而,一旦進入春山之中,卻發現尋到的路并不像想象中那樣容易,山中的鳥鳴聲回蕩,煙霧彌漫,水流蜿蜒,給人以無盡的迷茫和神秘感。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天人合一的心境,以及峨嵋山的壯麗景色。通過描繪山中的松籟聲、丹光五彩和煙深水滿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之情。同時,通過描述進入春山的困難,表達了人在面對未知時的迷茫和不易尋找到正確的道路。整首詩以山景為背景,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道路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