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壽春守太和庚戌歲二月祗命壽陽時替裴…詩人之末云 / 作者:李紳 |
未登崖谷尋丹灶,且歷軒窗看壁題。
那遇八公生羽翼,空悲七子委塵泥。
舊壇無復翔云鶴,廢壘曾經振鼓鼙。
點檢遺編盡朝菌,應難求望一刀圭。
|
|
轉壽春守太和庚戌歲二月祗命壽陽時替裴…詩人之末云解釋: 《轉壽春守太和庚戌歲二月祗命壽陽時替裴…詩人之末云》是唐代詩人李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對于過去輝煌的歲月的回憶和對現實的失望之情。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未登崖谷尋丹灶,
且歷軒窗看壁題。
那遇八公生羽翼,
空悲七子委塵泥。
舊壇無復翔云鶴,
廢壘曾經振鼓鼙。
點檢遺編盡朝菌,
應難求望一刀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的主題是詩人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詩人首先提到自己未曾登上崖谷去尋找傳說中的丹灶,而只能在家中的窗前回顧壁上的題字,這表明他未能實現自己的志向和抱負。
接著,詩人提到了八公(指孔子)和七子(指孔子的七位弟子)的比喻。八公和七子都是有著卓越才能和智慧的人物,象征著前輩的偉大成就和傳統的延續。然而,詩人感嘆他們的精神已經消逝,他們的后代沒有能夠承繼和發揚前人的事業,而是沉淪于塵泥之中,這讓詩人感到空虛和悲傷。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古代祭壇不再有翱翔的仙鶴,古代城墻上的鼓聲也不再響起。這些象征著曾經的榮耀和輝煌的事物已經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廢棄和沉寂。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作品的自省和思考。他點檢自己寫下的作品,發現其中朝氣已經消逝,只剩下陳腐的菌藻。一刀圭是古代權衡公正的工具,詩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有一絲獨特和出眾的品質,但他感嘆這樣的追求很難實現。
整首詩以對過去輝煌時期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為主題,通過比喻手法和景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社會衰落和個人追求的思考和憂慮。同時,詩人對于自己作品的評價也透露出他對于詩歌創作的追求和苦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