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越州天王寺 / 作者:李紳 |
海隅布政慚期月,江上沾巾愧萬人。
休按簿書懲黠吏,未齊風俗昧良臣。
壺冰自潔中無玷,鏡水非求下見鱗。
清夜佛宮觀色相,卻歸前老更前身。
|
|
宿越州天王寺解釋: 《宿越州天王寺》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李紳。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海邊的布政使羞愧于月的期待,
江上的沾濕巾巴慚愧于千萬人。
停止追究腐敗官員的記錄,
未能整頓風俗,使良臣黯然失色。
壺中冰雪自凈無瑕疵,
鏡中水面不求見到魚鱗。
在清澈的夜晚,佛寺觀賞色相,
卻回到了過去,老去又更老。
詩意:
《宿越州天王寺》表達了作者對社會腐敗和道德淪喪的憂慮之情。詩中以宿越州天王寺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事的對比,揭示了官場黑暗和社會風氣敗壞的現實。詩人通過對壺中冰雪和鏡中水面的比喻,表達了他內心的清高和堅守正義的決心。最后,詩人回到佛寺觀賞色相,暗示他希望通過信仰和修行來找到心靈的安寧。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暗示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憂慮。詩中的"海隅布政慚期月"和"江上沾巾愧萬人",以及"休按簿書懲黠吏,未齊風俗昧良臣",表達了作者對官場腐敗和社會風氣敗壞的憤懣之情。通過壺中冰雪和鏡中水面的比喻,詩人表達了他自身的清高和追求純潔的心態。最后,詩人回到佛寺觀賞色相,表示他希望通過信仰和修行來尋求內心的平靜和超脫。
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對景物的巧妙描寫和比喻,詩人抒發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道德的追求,展現了他作為一個官員和文人的獨立精神和執著追求。同時,詩中對佛寺的描繪也體現了詩人對宗教信仰和心靈追求的關注。整首詩既反映了唐代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又呈現了詩人對理想社會和純粹心靈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