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卻到浙西 / 作者:李紳 |
臨平水竭蒹葭死,里社蕭條旅館秋。
嘗嘆晉郊無乞糴,豈忘吳俗共分憂。
野悲揚目稱嗟食,林極翳桑顧所求。
苛政尚存猶惕息,老人偷拜擁前舟。
|
|
卻到浙西解釋: 《卻到浙西》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浙西地區的一次旅行中所見所感,抒發了對時局的擔憂和對鄉土情懷的懷念之情。
《卻到浙西》中的“臨平水竭蒹葭死,里社蕭條旅館秋”描繪了當時的臨平水已經干涸,蒹葭枯死,而鄉村社稷之間蕭條凄涼,旅館也是秋天蕭瑟的景象。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中嘆息晉國國都沒有實施供應乞糴措施,以解決民眾的生活困難,然而他也不忘記吳地的人們也同樣面臨著分憂的境況。
詩中的“野悲揚目稱嗟食,林極翳桑顧所求”反映出農民們屈辱地要采集食物,他們捕魚、采菜,唯恐得不到所需。而社稷已經被濃密的樹林所遮蔽,他們盼望著政府能夠給予幫助。
最后兩句“苛政尚存猶惕息,老人偷拜擁前舟”抒發了老百姓對于苛政的惋惜,他們心存希望,但同時也感到懼怕。在政府仍舊實行苛政之時,一位老人stw盡管偷偷將船拜借給政府使用,但是他的內心仍然充滿了擔心和不安。
這首詩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描繪浙西旅行的景物和民眾生活,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局的擔憂以及對吳地鄉土情懷的懷念之情。詩歌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和質樸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于社稷民生的深切關注,具有濃厚的鄉土情懷,展示了唐代時期社會風貌和民眾生活的一幅畫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