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卻到金陵登北固亭 / 作者:李紳 |
龍形江影隔云深,虎勢山光入浪沈。
潮蹙海風驅萬里,日浮天塹洞千尋。
眾峰作限橫空碧,一柱中維徹底金。
還叱楫師看五兩,莫令辜負濟川心。
|
|
卻到金陵登北固亭解釋: 《卻到金陵登北固亭》是唐代李紳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北固亭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情感,在短短的八句中展現了所處時代的蒼涼和自己的志向。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龍形江影隔云深,虎勢山光入浪沈。
潮蹙海風驅萬里,日浮天塹洞千尋。
眾峰作限橫空碧,一柱中維徹底金。
還叱楫師看五兩,莫令辜負濟川心。
詩意和賞析:
《卻到金陵登北固亭》以北固亭的景色為背景,運用山川、江河、潮汐等意象描繪出壯麗的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對于江山的向往和對解救困苦百姓的志向。
首兩句描述了龍形江和虎勢山,以及江水的浪花抵達山腳。這種景象表現了江山的壯麗和自然的力量。
接下來的兩句以潮汐洶涌和海風呼嘯的方式來形容江水和天空之間的磨難,潮汐挾著萬里的浪花,燦爛的陽光穿透天塹,洞庭湖的水面就像是一千重水紋。
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彰顯其壯麗和自然的力量,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眾多的山峰延伸,限制著廣袤的碧藍天空,而一根獨立的柱子將這一切貫穿,象征著綱紀的重要性。
最后兩句以“叱楫師”和“濟川心”來表明自己的志向,叱責那些負重師徒,希望他們能夠以自己的才能為水災肆虐的川地人民帶來希望和救援。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基礎,抒發了詩人對于時代的憂患和自己的情感、志向。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江山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困苦百姓的關心和他想要為他們帶來希望和救援的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