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春日曲江宴后許至芙蓉園 / 作者:李紳 |
春風上苑開桃李,詔許看花入御園。
香徑草中回玉勒,鳳凰池畔泛金樽。
綠絲垂柳遮風暗,紅藥低叢拂砌繁。
歸繞曲江煙景晚,未央明月鎖千門。
|
|
憶春日曲江宴后許至芙蓉園解釋: 憶春日曲江宴后許至芙蓉園
春風上苑開桃李,
詔許看花入御園。
香徑草中回玉勒,
鳳凰池畔泛金樽。
綠絲垂柳遮風暗,
紅藥低叢拂砌繁。
歸繞曲江煙景晚,
未央明月鎖千門。
中文譯文:
回憶春日,曲江宴后,許到芙蓉園。
春風吹動,苑中的桃李花開遍了。
命令許可,欣賞花卉,進入皇家花園。
香徑上的草地,馬的鈴鐺聲回蕩。
在鳳凰池旁邊,鋪設了金樽,泛著美酒。
綠絲垂下的垂柳,遮住了風的力量,猶如黑暗。
紅色的牡丹花低低地盛開,拂過了密布的墻壁。
回到曲江的歸路,煙霧中晚景閃爍。
明亮的月光將未央宮鎖住了千萬道的大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紳參加曲江宴會后乘馬進入芙蓉園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春風吹拂下苑中桃李花的盛開,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欣欣向榮的景象。而進入御園賞花的場面,更凸顯出了詩人的身份和特權。詩中描寫了香徑、池畔等景物,使人感受到了宴會后回家的寧靜與喜悅。最后的曲江煙景晚和明月鎖千門,給人一種宮廷的壯麗和莊嚴之感。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筆調描寫了曲江宴后許至芙蓉園的場景,通過對大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繁榮和宴會的快樂氛圍。詩人使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將桃李花比作盛開的春天,將柳樹比作風的遮擋物,以及用紅藥低叢拂砌繁來形容牡丹花的美麗等等。整體上,這首詩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表達了詩人對宴會和春天的喜悅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