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月 / 作者:白居易 |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
|
中秋月解釋:
《中秋月》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萬里清光不可思,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千里萬里的大地,
它的美景令人難以想象。
添愁益恨繞天涯,
這美麗的月光卻增添了我的憂愁和痛苦,
我在天涯海角徘徊。
誰人隴外久征戍,
有哪位將士在邊陲長期征戰,
度過了許多歲月?
何處庭前新別離。
又有誰在別離時,
站在庭院前感嘆離別的新舊?
失寵故姬歸院夜,
被廢黜的寵妃在夜晚回到宮院,
黯然無光的夜晚。
沒蕃老將上樓時。
沒有了國家的老將軍登上樓頂,
他的身影黯淡無光。
照他幾許人腸斷,
月光照耀著他的身影,
幾多人因此而心腸斷裂。
玉兔銀蟾遠不知。
月亮和玉兔、銀蟾卻不知道,
他們的美麗在多少人眼中遠去。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中秋之夜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月光照耀大地的美景,表達了對邊塞長期征戰將士的思念和憂傷。詩中還出現了失寵的寵妃和無光的老將軍,他們的命運和境遇令人感到悲涼。最后,詩人提到月亮和玉兔、銀蟾,暗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美麗已經無法被人們感知和欣賞。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情感的寄托和人生的無常。通過月光的意象,詩人抒發了對邊塞將士的思念,同時也反映了宮廷內外的離別和不幸。詩中的意象猶如一幅幅畫面,展現了唐代社會的風貌和人們的遭遇,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