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蘭若 / 作者:施肩吾 |
聽鐘投宿入孤煙,巖下病僧猶坐禪。
獨夜客心何處是,秋云影里一燈然。
|
|
宿蘭若解釋: 《宿蘭若》是唐代詩人施肩吾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到鐘聲投宿進入寂寞的山谷,
山下有一位生病的僧人仍坐禪。
獨自旅行的客人心在何處,
秋云的影子中有一盞孤燈亮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詩人在旅途中聽到寺廟里的鐘聲,決定在寂靜的山谷中找個地方過夜。他發現一位僧人仍然堅持坐禪,即使在巖石下面。詩人思考著自己孤獨旅行的心境,不知道自己的心在何處停駐。在這個秋天的夜晚,秋云的影子中照亮了一盞孤燈,給他帶來了一絲溫暖和安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刻畫了一個寂靜的夜晚景象,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思索和感受。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情景,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孤獨旅行的體驗。
其中,鐘聲和孤燈成為詩中的兩個有力的象征物。鐘聲代表著時間的流逝和寺廟的存在,它的聲音在靜謐的山谷中回蕩,給人一種超越塵世的感覺。孤燈則是寂夜中的一個明亮的存在,照亮了詩人的心靈,給他帶來一些希望和慰藉。
詩人在描繪僧人坐禪的形象時,表現出對于寂靜和冥想的尊重。僧人堅守在禪修的狀態中,與自然融為一體,給人以寧靜和平和的感受。而詩人自己則感到迷茫和孤獨,他思考著自己的內心所在,對旅途中的寂寞和無助感到困惑。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迷惘,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象征物的運用,傳遞了一種超越世俗的意境。這種意境使讀者在感受到孤獨和迷茫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內心的平靜。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描寫,引發人們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展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審美追求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