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四明山 / 作者:施肩吾 |
黎洲老人命余宿,杳然高頂浮云平。
下視不知幾千仞,欲曉不曉天雞聲。
|
|
宿四明山解釋: 《宿四明山》是唐代詩人施肩吾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黎洲老人命我留宿,高山之巔云霧平展。
俯視下方難以計數,黎明漸近不聞雞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施肩吾宿于四明山的情景。詩人被一個住在山上的老人邀請留宿,他站在山頂俯瞰四周,只見云霧平展,遙不可及。他望著山下,無法估計下方的高度有多少仞(一種古代計量單位),天色漸漸亮起來,卻聽不到雞鳴聲。
賞析:
這首詩以四明山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上的景色和詩人的感受,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寧靜和寂靜感。詩人被老人邀請留宿,意味著他與自然融為一體,與山川相依。山巔的云霧平展,給人一種悠遠的感覺,讓人感覺自己置身于宇宙之中,與大自然相互呼應。
詩中的“下視不知幾千仞”形容山勢陡峭,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同時,這句也暗示了詩人在山巔的高度,他俯瞰著下方,卻無法估計出準確的高度,增加了一種無限遼闊的感覺。
最后一句“欲曉不曉天雞聲”則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感知。天色漸明,但雞鳴聲卻未聽到,這也許象征著詩人在山巔的寧靜和超脫,他與塵世隔絕,不受時間的束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山巔的遼闊和寧靜,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給人一種寧靜、遠離喧囂的感覺,引發讀者對自然和內心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