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發諸暨 / 作者:駱賓王 |
征夫懷遠路,夙駕上危巒。
薄煙橫絕巘,輕凍澀回湍。
野霧連空暗,山風入曙寒。
帝城臨灞涘,禹穴枕江干。
橘性行應化,蓬心去不安。
獨掩窮途淚,長歌行路難。
|
|
早發諸暨解釋: 《早發諸暨》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描繪了征夫懷揣遠方的路途艱辛和心境,表達出在征途中面臨的困難和孤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征夫懷遠路,夙駕上危巒。
薄煙橫絕巘,輕凍澀回湍。
野霧連空暗,山風入曙寒。
帝城臨灞涘,禹穴枕江干。
橘性行應化,蓬心去不安。
獨掩窮途淚,長歌行路難。
詩意:詩中的"征夫"指的是出征的士兵,他們在心底懷揣著遠方的目標。"夙駕上危巒"意為一早就上路,攀登險峻的山巒。詩人以"薄煙橫絕巘,輕凍澀回湍"來表現早晨時霧氣彌漫的景象,路面上的冰凍使行進變得艱難。野霧彌漫,空間昏暗,寒風吹進山巒中,使得天色更加寒冷。"帝城臨灞涘,禹穴枕江干"表現了離開京城的壯士身處崇山峻嶺之間,與秦嶺和湘江相近的地方。"橘性行應化,蓬心去不安"暗喻離鄉背井的士兵,他們原本喜歡家鄉的生活,現在卻不得不背井離鄉。最后兩句表達了士兵孤獨無助的心境,他們心中滿是眼淚,卻仍在艱辛的旅途中高歌。
賞析:《早發諸暨》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征夫面臨的艱難和無奈,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來表達情感,使詩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描繪霧氣和寒風的形象,創造了悲壯的氛圍。詩人運用對比的手法,將離鄉背井的士兵的心境與家鄉的美好進行對照,表現了旅途的艱難和士兵的內心矛盾。最后兩句以"淚"字收束全詩,表現了士兵內心的孤獨與無奈,烘托出士兵在艱難中仍然奮勇前行的堅強。整首詩詞在簡短的語言中凝聚了士兵的堅韌與向往,具有深刻的詩意,凸顯了作者對征途生活的思考和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