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蟬 / 作者:白居易 |
六月初七日,江頭蟬始鳴。
石楠深葉里,薄暮兩三聲。
一催衰鬢色,再動故園情。
西風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憶昔在東掖,宮槐花下聽。
今朝無限思,云樹繞湓城。
|
|
早蟬解釋:
《早蟬》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六月初七日,江頭蟬開始鳴。
在石楠深葉里,黃昏時分響起幾聲。
一聽到它的鳴叫,我感到自己衰老了,頭發也變白了,
同時也勾起了對往昔故園的思念。
西風還沒有吹起來,秋天的思緒已經萌生。
我回憶起過去在東掖宮里,倚著宮槐花樹聆聽的情景。
今天,我心中的思緒無限,云樹環繞著湓城。
詩意:
《早蟬》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以及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回憶。詩人在六月初七這一天,聽到江頭的蟬聲開始鳴叫。蟬聲在石楠樹深葉中回響,暮色漸濃的時候,蟬鳴變得更加清晰。這樣的景象觸發了詩人對自身衰老和故園思念的情感。他感嘆時光的流逝,衰老之痕跡顯現在他的鬢發之間,同時也喚起了對過去故園的懷念之情。盡管西風還未吹起,但秋天的思緒已經在他內心中生發。詩人回憶起曾經在東掖宮下,依偎在宮槐花樹下聆聽的美好時光。而今天,他的思緒卻無限延伸,云樹環繞著湓城(湓城指長江中游的湖北地區)。
賞析:
《早蟬》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故鄉思念的感慨之情。詩詞以六月初七這一特定的時間點為背景,通過描繪江頭蟬的鳴叫和石楠樹深葉中的回響,營造出一個夏日黃昏的靜謐景象。蟬聲的響起引發了詩人對自身衰老和時光流逝的思考,他在這一剎那感受到了歲月的無情。同時,蟬聲也勾起了他對故園的懷念之情,他回憶起過去在宮中倚著花樹聆聽蟬聲的情景。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思緒無限,秋天的思念已經在夏日的景象中孕育而生。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故鄉思念的深沉情感,展現了對歲月的思索和對往事的回憶之情,給人以深遠的意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