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和歌辭·王昭君 / 作者:駱賓王 |
斂容辭豹尾,緘怨度龍鱗。
金鈿明漢月,玉箸染胡塵。
妝鏡菱花暗,愁眉柳葉嚬。
惟有清笳曲,時聞芳樹春。
|
|
相和歌辭·王昭君解釋: 《相和歌辭·王昭君》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創作的詩詞。詩中描寫了王昭君的心情和境遇。
中文譯文:
收攏容顏,放下豹尾,默默忍受了許多委屈。心中的怨憤如藏在龍鱗之間。金鈿閃爍如明亮的漢月,玉箸被染上了沙漠的塵埃。妝鏡中的菱花顯得黯淡無光,憂愁的眉頭緊皺如柳葉。唯有聽到悠揚的笛聲,偶爾才能感受到芳樹迎來的春天。
詩意:
這首詩以王昭君為主角,表達了她被迫入匈奴的離愁別緒。她曾經是漢朝的公主,而今淪落到了匈奴的牧羊女,失去了她的自由與尊嚴。詩人以濃郁的意象描繪了她的憂傷、孤獨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從容貌、飾品和處境等方面描繪了王昭君的悲涼之情。詩人運用了許多隱喻和比喻的手法,如將王昭君的容貌與金鈿、玉箸等美麗的物品相連,令人想象她的美貌。詩中還運用了對比手法,描繪了王昭君此刻的寂寞和悲傷,如妝鏡中的菱花暗淡無光,愁眉柳葉緊皺等。最后一句以清悠的笛聲和芳樹迎來的春天作結,傳遞出一絲希望和未來的憧憬。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沉的情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王昭君的內心世界。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達出詩人對王昭君遭遇的同情和心痛,也抒發了作者對國家淪落和民族痛苦的思考。整首詩意蘊含豐富,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對命運的無奈以及對故鄉的思念等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