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酬崔員外副使攜琴宿使院見示 / 作者:李益 |
忽聞此夜攜琴宿,遂嘆常時塵吏喧。
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對霜繁。
猶持副節留軍府,未薦高詞直掖垣。
誰問南飛長繞樹,官微同在謝公門。
|
|
奉酬崔員外副使攜琴宿使院見示解釋: 《奉酬崔員外副使攜琴宿使院見示》是唐代李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忽然聽說今晚攜琴宿,于是嘆息常時塵吏喧。庭院的樹木已經凋零,空空的月亮掛在天上,城中的砧杵聲自急促,與繁密的霜聲相對。我仍然持有官職,留在軍府,并未能推薦高雅的詩詞,直到現在還在掖垣中。誰會問我在南方飛翔的長安樹上,官職微薄,與謝公的門戶相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官員在使院宿舍中的夜晚。官員聽說有人攜琴而來過夜,這使他感嘆平時紛雜喧囂的官場生活。他觀察著庭院里的樹木已經凋零,空蕩蕩的月亮高懸天際,同時城中的砧杵聲急促而不停,與凝結的霜聲形成了對比。盡管他仍然擔任官職,留在軍府中,但他沒有機會推薦高雅的詩詞,一直待在掖垣之中。他感嘆自己微薄的官位,誰會詢問他在長安南方飛翔的樹上的經歷,他的官職與謝公門下的人相似。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官員在夜晚思索的情景。詩中通過對庭院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庭院中的樹木已經凋零,月亮孤單高懸,城中的砧杵聲急促,形成了一種冷清而緊張的氛圍。詩人身為官員,持有副節,但卻未能施展才華,推薦高雅的詩詞。他感到自己的官位微薄,無法在官場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和認可。最后兩句表達了他的無奈和渴望,希望有人能關注他在長安南方飛翔的經歷,與那些享有高位的人有一樣的機遇。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令人產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