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夜 / 作者:白居易 |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后,便是平頭六十人。
|
|
除夜解釋:
《除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病眼少眠非守歲,
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后,
便是平頭六十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除夕夜的心境和感受。詩人白居易在病痛折磨下,他的眼睛不舒服,無法入眠,所以無法像其他人一樣守歲。此時,他已經年老,心中充滿感慨,而且正值春節即將到來,這讓他更加感嘆時光的流逝。當燭火燃盡燈火熄滅之后,天明就會到來,這象征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已經年過六旬,進入晚年的狀態。
賞析:
這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詩人的真實感受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歲月流轉和人生的無常。詩人通過自己的病痛和年老,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他無法像年輕人一樣熱鬧地守夜,而是獨自面對病痛和孤寂。在燭火熄滅之后,天明到來,一年又開始了,這也象征著時間的不可逆轉。詩人最后提到自己已經過了六十歲,以平頭來形容自己的晚年狀態,傳達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深切感受。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展現了他對時光的思考和對自身狀態的真實反映。通過描繪除夕夜的場景,詩人將自己的內心感受與時間的變遷相結合,使讀者在平靜的文字中感受到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詩詞意境清幽,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