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辰州聞大駕還宮 / 作者:戎昱 |
聞道鑾輿歸魏闕,望云西拜喜成悲。
寧知隴水煙銷日,再有園林秋薦時。
渭水戰添亡虜血,秦人生睹舊朝儀。
自慚出守辰州畔,不得親隨日月旗。
|
|
辰州聞大駕還宮解釋: 詩詞:《辰州聞大駕還宮》
聞道鑾輿歸魏闕,
望云西拜喜成悲。
寧知隴水煙銷日,
再有園林秋薦時。
渭水戰添亡虜血,
秦人生睹舊朝儀。
自慚出守辰州畔,
不得親隨日月旗。
譯文:
聽說龍車歸到魏闕,
我朝向西拜祝喜卻成了悲傷。
寧愿知道隴水的煙霧散去的日子,
再有什么時候園林可以獻上秋草。
渭水上,戰爭中濺上了亡虜的血,
秦人們又見到了舊朝廷的禮儀。
我自愧不如,在辰州守衛的邊境,
不能親隨著日月旗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作者通過耳聞目睹到的一幕幕歸朝的情景,表達了他內心的失望和自愧的情緒。
首先,詩的開頭寫道“聞道鑾輿歸魏闕”,描繪了皇帝歸朝的盛況,但作者卻感到了喜悲交加的情緒,因為他深知歸朝并不代表一切問題都得到解決。
接著,詩中描述了隴水的景象,作者希望能夠見到隴水散去煙霧的那天,寄托了他對國家興旺昌盛的期許。同時,他又提到園林的秋草,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未來可能帶來的變化。
詩的下半部分寫到戰爭中渭水的景象,戰爭中的亡虜血染渭水,秦人們重新見到舊朝廷的儀式。這里傳遞出深深的嘆息和對戰爭帶來的傷亡和歷史的變遷的思考。
最后,作者自愧不如,作為一名辰州邊境的守衛,無法親隨日月旗幟,無法親眼見證國家的興衰和變遷,這種自愧和無奈的情緒貫穿了整首詩的結尾。
整首詩以望聞所知為主要表現手法,通過揭示國家的興衰和自身的無能為力,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個人所處境地的無奈。整體給人一種凄涼和感傷的感覺,寄托了作者希望國家繁榮富強的殷切心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