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家亭子納涼 / 作者:戎昱 |
江湖思渺然,不離國門前。
折葦魚沈藻,攀藤鳥出煙。
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詩篇。
莫怪侵星坐,神清不欲眠。
|
|
駱家亭子納涼解釋: 《駱家亭子納涼》是唐代詩人戎昱所作,描寫了一位江湖游走者在駱家亭子納涼的景象。該詩有著濃郁的田園風光和閑適自在的氛圍。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他的江湖思緒,他無法離開國家的邊界。江湖的浩渺無邊,使他茫然感到自己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相距甚遠。詩人折下葦葉,它們沉入深湖中,而青藻也在水中蔓延,形成一幅寧靜而美麗的景象。攀爬藤蔓的鳥兒突然飛出,營造出一股濃郁的飄逸氣息。
詩人尋求溫馨、舒適與自然的生活方式。他認為穿著由水竹編織的衣服更能親近自然,細品小酒,能夠激起他創作詩篇的靈感。
最后,詩人感慨于他的境遇。他坐在寬闊的星空下,神清氣爽,不愿意入眠,暗示他無法入睡是因為他對江湖事務的思緒和糾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環境,表達了詩人對江湖游蕩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由自在、與自然相融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詩詞優美流暢,畫面感極強,給人以寧靜悠閑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