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 / 作者:杜甫 |
杖藜尋晚巷,炙背近墻暄。
人見幽居僻,吾知拙養尊。
朝廷問府主,耕稼學山村。
歸翼飛棲定,寒燈亦閉門。
|
|
晚解釋:
《晚》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杖藜尋晚巷,炙背近墻暄。
人見幽居僻,吾知拙養尊。
朝廷問府主,耕稼學山村。
歸翼飛棲定,寒燈亦閉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杜甫在晚年的生活狀態和心境。他用杖藜(拄拐杖)漫步于晚巷,感受著墻壁上透射過來的溫暖陽光。雖然人們認為他居住在僻靜的地方,但他自己知道這是因為自己過于拘謹和自省。盡管朝廷曾經問及他是否愿意擔任高官,但他寧愿像農民一樣務實地從事農耕,學習山村的生活方式。他選擇安定地歸于自己的翅膀下,像鳥兒一樣在自己的家中飛翔,寒冷的燈火也因此而關閉。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杜甫晚年的生活態度和心境。他選擇了與塵世疏離,追求簡樸而自由的生活。他用杖藜尋找晚巷,意味著他在黃昏時分尋找內心的慰藉和思索。墻壁上的陽光讓他感到溫暖,這可能象征著他在清靜中找到了內心的安寧。盡管被認為是幽居僻靜之人,杜甫并不認為這是不幸,而是自我選擇的結果。他崇尚樸素的生活,愿意耕耘田地,學習農民的智慧,遠離朝廷的紛擾和權謀。最后,他選擇在自己的家中閉起寒冷的燈火,享受寧靜與孤獨。整首詩表達了杜甫晚年返璞歸真、追求自由與內心寧靜的心境,展示了他對塵世榮華的超脫和對質樸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