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靈峰寺壁 / 作者:蘇軾 |
靈峰山上寶陀寺,白發東坡又到來。
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猶記妙高臺。
|
|
題靈峰寺壁解釋:
《題靈峰寺壁》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靈峰山上寶陀寺,
白發東坡又到來。
前世德云今我是,
依稀猶記妙高臺。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的是蘇軾游歷到靈峰山上的寶陀寺,他回顧自己的往事,表達了對前世的記憶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靈峰山上的寶陀寺和蘇軾再次來到此地的情境,展現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人生的思考。下面對每個句子進行分析:
1. "靈峰山上寶陀寺":描繪了靈峰山上的寶陀寺,這是一個具有歷史和宗教意義的地方,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
2. "白發東坡又到來":東坡是蘇軾的字,也是他的號。"白發"意味著歲月的流逝和年老,"東坡又到來"表示蘇軾再次來到這里。這句話表達了作者自己的身份和情感,同時也暗示了他對過去時光的留戀。
3. "前世德云今我是":作者表達了自己在前世的記憶,"德云"指的是靈峰山上的寶陀寺,而"今我是"則表示他現在的身份。這句話揭示了作者前世今生的聯系,表達了對前世的情感認同。
4. "依稀猶記妙高臺":這句話暗示了蘇軾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回憶。"妙高臺"是指過去的某個地方,可能是蘇軾曾經的居所或經歷過的重要場所。作者用"依稀猶記"表達了對這個地方的深刻記憶和情感。
通過這首詩詞,蘇軾展示了他對過去的情感回憶和對人生的思考。他通過描繪靈峰山上的寶陀寺和自己再次來到這里,表達了對前世的記憶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整首詩詞雖然簡短,卻蘊含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感慨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