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 作者:宋之問 |
瑞塔千尋起,仙輿九日來。
萸房陳寶席,菊蕊散花臺。
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
天歌將梵樂,空里共裴回。
|
|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瑞塔千尋起,
仙輿九日來。
萸房陳寶席,
菊蕊散花臺。
御氣鵬霄近,
升高鳳野開。
天歌將梵樂,
空里共裴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宋之問為了應制(應付)慈恩寺浮圖而作的,描繪了一幅唐代皇帝在慈恩寺登樓觀浮圖的場景。
詩中以寫景形式,刻畫了莊嚴盛大的場面:虔誠的寺廟中,千尋高聳的祈愿塔上升起祥云;九日這一天,仙輿降臨,預示著上天的祝福;寺廟內陳設著華麗的寶席,香花四散,給人一種繁花似錦的感覺;又有御氣自高空駕臨,象征著天子威儀;鳳凰在空中翱翔,伴隨著天上的梵樂回蕩。
整首詩給人一種莊重肅穆、繁華壯麗的氛圍。描繪了唐代皇帝的尊崇地位,以及寺廟神圣的氣氛。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詩意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神圣與莊嚴的追求和向往。 |
|